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分子影像领域“神仙打架”,加速迈进精准医疗

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20 CEMF 大会上,精准医疗成为影像设备巨头讨论的热点。近十年来,主要用于癌症临床诊断和分期的分子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让各大巨头看到了医疗器械进入精准医疗时代的机遇。 目

2020 CEMF 大会上,精准医疗成为影像设备巨头讨论的热点。近十年来,主要用于癌症临床诊断和分期的分子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让各大巨头看到了医疗器械进入精准医疗时代的机遇。

目前,GE医疗、西门子、飞利浦等一些传统的大型医疗器械巨头已明确将分子影像列为其未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并且由于分子影像起源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影像技术的结合,所涉及的领域超越了传统临床知识结构下的影像学,也为上游制药公司的新药开发带来了创新。礼来(Eli Lilly)、辉瑞(Pfizer)等制药巨头也在该领域布局。

GE医疗中国分子影像产品部总经理高伟在接受亿欧健康采访时透露:“GE医疗不仅有设备,还有制药团队。在治疗药物的开发方面,GE医疗已经与一些药企合作。”

同时,高伟也指出,如果能够治疗这种疾病,将进一步刺激早诊断,早治疗,在他看来,分子影像实际上是实现转化医学的桥梁,归根结底,相当于一个有定位的基因诊断。

随着精准医疗作为“国家战略”的兴起,在迈向精准医疗时代的道路上,GE医疗除了分子影像之外,还在2018年成立了精准医学学院,开展基础研究。

GE医疗中国精准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周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影像的未来是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在研究疾病时,不能将产品作为边界。这是GE Th医护之所以决定成立精准医学院,是希望打破以疾病为中心的产品边界。”

构建One MI生态,搭建转化医学桥梁

如今,精准医疗随着中国基因检测方法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面临着诸多“强敌”。经过从平面到断层扫描,从诊断到治疗,再到强敌的长期发展,医学影像不断创新。赵周社指出,“某些疾病,如脑功能区、血管、心脏区等,因为无法穿刺采样,所以有医学影像的空间。另外,在癌症患者的治疗中,医学影像这使得重复监测成为可能。”在他看来,医学影像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从引导治疗转向靶向治疗。

近年来,PET/CT在肿瘤、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评价、治疗方案选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分子成像成为医学影像研究的热点。 精确定量功能的优势分子影像成像也开启了精准医学时代的大门。

在此之前,癌症患者做CT或MR扫描时,癌细胞只是一个黑点,不可能区分是什么类型或是否存在基因突变。然而,分子成像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

2001年,GE Healthcare推出了第一台结合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的一体机aphy)和CT在中国,开启了分子成像加速部署的时代。

十年后的CMEF大会上,GE医疗推出ONE MI分子影像临床科研一体化解决方案。据高伟介绍,在利用分子成像确定患者癌细胞的特征后,可以针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能够显示癌细胞特征的“检测器”是一种靶向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在分子成像中必然会用到。 “目前的分子影像应用,一是有设备,二是要有药物。与其他设备厂商相比,我们还在做药物研发。三是因为很多药物在国内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水平。”中国。在临床阶段,这个时候需要做很多科研内容。”高伟说。

在分子成像实践中,成像设备和生物标志物是两个关键工具。据介绍,目前国家批准的生物标志物有12种,其中95%的临床诊断将使用18F-FDG,以及少数痰元素标志物。

由于放射性药物有半衰期,有些只能存放十分钟。因此,引进分子影像设备的医院,也必须能够现场制作有源标记物,这意味着医院将使用医用回旋加速器。但现实是回旋加速器价格昂贵,并非所有医院都能部署它们。对此,高伟表示:“GE医疗正在构建分子影像生态系统,以建立一体化的分子影像解决方案。我们也在和一些相关的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希望通过共享中心和医院的合作来搭建一个科研平台。 , 临床药物研发。”

目前,GE Healthcare 正在构建的 ONE MI 生态系统主要使用回旋加速器、核药物合成仪、PET (SPECT)/CT 和后处理等软硬件。核素生产、药物合成、图像采集、数据处理到临床问题,再到精确量化、硬件设备、药物应用,支持核素的核医学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高伟指出,GE医疗打造的分子影像One MI生态系统是产、学、研、医的一体化组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设备创新、科研合作、药物研发、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是五个核心要素。”GE医疗是目前唯一一家涵盖设备、药物和平台的设备制造商。除了提供设备和药品,关键是帮助医院围绕疾病全面建立多功能分子影像中心和区域精准诊疗中心。以及跨学科转化医学中心。”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zonghexinwen/2021/0709/1640.html



上一篇:影像分析、视网膜筛查、AI语音助手…谁能成为医
下一篇:我国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生物治疗转化医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投稿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版面费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论文发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