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深睿医疗CTO李一鸣:产品与科研“双路径”下的

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提要」近期,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邀请深睿联合创始人兼CTO李一鸣,做客雷锋网公开课,以“医学影像AI科研创新与产品转化”为题,对2020年医学影像的新关键词进行解析。 李一

「提要」近期,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邀请深睿联合创始人兼CTO李一鸣,做客雷锋网公开课,以“医学影像AI科研创新与产品转化”为题,对2020年医学影像的新关键词进行解析。

李一鸣表示,AI从自然图像领域迁移到医学领域,看似技术相通,实则挑战完全不同,其中共有样本不均衡、多模态、临床导向等八个差异点。

从2017年成立以来,深睿从肺结节入手,一步步扩展到全肺、乳腺、冠脉等多个疾病解决方案,这其中突破了多重“跨界”难题,并且和医生团体一同刷新对AI的认知。

以乳腺产品为例,在技术路径走不通的情况下,深睿医疗借鉴医生多角度观察的思路,基于交叉视图推理网络,根据映射把特征进行传递和增强,最终获得技术的突破。

我分享的题目是“医学影像科研创新与产品转化”,深睿医疗成立三年多,一直是以“创业者”的心态进行发展,坚持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孵化产品线、完善产品矩阵。

医疗的核心问题在于“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和服务的不对等”。

北上广深医疗资源相对集中,边远地区的医疗资源较差,疫情期间这一现象有明显的体现,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也会让这一问题进一步凸显,最终需要新的技术进行帮扶。“AI+医疗”也许是很好的解决方案、能够为医生、患者、医院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已经被大家看好和期待。

在医疗+AI的方向上,深睿选择了医学影像入手,原因在于:

首先,临床价值层面,80%的临床问题的都需要医学影像辅助;

其次,数据层面,医学影像具有文本、图像、基因等多模态数据,同时在规整性、数据量等方面都非常适合;

最后,技术层面,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AI技术让图像处理和识别有了长足进步;

从2017年到现在,医学影像AI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利好政策也在持续释放,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这个变化从大的趋势角度来看,是医学影像逐渐信息化的过程,从传统胶片到Pacs,再到AI技术的引入,逐步向智能化转型。

深睿把这个变化分为几个里程碑:2017年影像AI元年的单病种、2018年探索在医疗机构落地、2019年更大规模应用、2020年启动商业化,持续变化,最终形成应用的闭环。

医疗AI的进步源于对效率提升的作用,“AI+医生”相比人工阅片,在时间、准确性、重复性上均有大规模提升,也对医院的效益和成本有优化作用。

深睿Dr. Wise医学影像产品线,目前已经在400多家医疗机构落地,场景包含重疾筛查,基层急诊、特色专科,其中三甲医院占比非常高。

影像AI的八重难关

影像AI产品的临床应用很广,用处很大,对未来也将是很好的支撑,但产品的关键点在哪里?

首先,需求一直都在,最简单的肺结节检测需求已经出现几十年,一直没有被攻克,直到近些年深度学习技术进入医学图像领域之后,才得到解决。

提出问题可能并不困难,但真正的实现,技术是否可行非常关键。虽然是以需求为主,但如果技术不存在或实现不了,产品只能是望梅止渴。

所以,医学影像AI产品的设计、研发、创新等环节尤为关键。

相比AI在自然图像领域的发展,AI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要晚两年。从2015年到现在,所有医疗影像会议上都在提深度学习的论文。

那AI又是怎样从自然图像领域迁移到医学领域?

传统自然图像领域包括分割、图像识别、目标检测、实体分割等角度,对应到医学影像分割为代表的是肺炎识别,图像识别对应脑卒中,目标检测对应X光,实体分割对应冠脉。

这些技术和目标虽然相通,但挑战又完全不同。

问题具体是:

第一,数据稀少,医学影像的数据量相比自然图像角度要更少;

第二,数据标注,医学影像绝大部分数据没有被标注,少量标注数据也存在大量噪音;

第三,多模态,数据来源于多种设备,CT、核磁、X光图像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偏结构、有的偏功能;

第四,样本不均衡,例如癌症数据,常规情况大部分是良性,小部分是恶性,但是医院的数据正好相反;

第五,尺度标准,医学影像中的病灶,发展态势和大小都存在变化,不同类型大小差异非常大;

第六,多任务,医学通常需要诊断多种疾病,同一份影像可能存在多种问题,都需要发掘;

第七,临床导向,以临床需求为目标,对于开发者有很高的门槛;但是临床需求决定了产品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zonghexinwen/2020/0728/410.html



上一篇:贵州首家 省肿瘤医院成立医学3D技术研究应用中
下一篇:医工交叉新起点 电子科技大学肿瘤医工研究院授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投稿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版面费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论文发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