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浅析河南曲剧的现实生存问题(3)

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南曲剧是实打实的民间艺术,若想推动河南曲剧的长久发展,保护好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曲剧发展之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南曲剧是实打实的民间艺术,若想推动河南曲剧的长久发展,保护好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曲剧发展之困境,寻求绝佳生存之道,要做到创新剧本、建立相关机构、不遗失曲剧自身特色、加强人才建设、获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等,多方发力才能让曲剧这朵艺术奇葩骄傲绽放,才能经久不衰。

[1]楚小利.“非遗”视野下河南曲剧的渊源与现状调查[J].中国戏剧,2019,(6):88-90.

[2]苏景涛.老瓶装新酒 杨柳翻新枝——河南曲剧<赵氏孤儿>的复排构想[J].祖国,2019,(2):84.

[3]纪俊娟,马紫晨.剧种生存发展之道:守住个性——河南曲剧诞生80 年回顾[J].四川戏剧,2007,(3):74-75.

河南曲剧又称曲子戏和高台曲,是河南第二大剧种。曲剧产自汝州,是基于汝州小调曲而慢慢发展兴起的一类年轻剧种。曲剧的唱腔曲牌是按照汝州民歌小调唱法固定下来的,在曲剧舞台演出中又融入了南阳大调曲子唱法,之后在此基础上独成一派。现在,河南曲剧不仅在河南各市县流行,湖北、安徽以及山西等地也设有专业的曲剧剧团,因为曲剧的艺术表现力强且婉转悠扬,所以备受人们喜爱。一、河南曲剧诞生和发展汝州位于豫西浅山区,两山夹一川,汝河在中间,气候宜人,矿产丰富。历史上,汝州是郡、州、县的治所,曾是夏商周统辖之地,到了春秋时期附属戎蛮,战国时归韩国所有,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也均重视该地发展。民国元年属河洛道,民国二年改为临汝县,建国后属许昌行政公署,再后划归洛阳专区,上世纪80 年代又划归平顶山市,1988 年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汝州市,最终属平顶山市。汝州千百年的发展中,戏曲演出可谓从未中断,汉安帝和隋炀帝以及乾隆帝时期,汝州戏曲都空前繁荣,这些都为汝州曲子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清汝州民歌小调广为流传,此时期内以自由唱为主,通常都是在农闲时大家胡乱唱唱,以作排忧解闷之用,就连哄小孩子睡觉时也会派上用场。民间艺人按照哼唱旋律总结了小调曲牌唱法。尤其是在上世纪20 年代初期,汝南朱万明对小调曲进行大胆改造,由此形成了河南曲剧的基本曲牌唱法。约90 多年前,河南曲剧诞生于中原汝州地区,在曲剧正式登上舞台后,以独特的音色唱腔和生动形象的表演以及贴近老百姓情感的剧目,在众多戏曲文化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河南曲剧诞生伊始,以民间小戏为主,以《小姑贤》、《蓝桥会》以及《观灯》等作品最具代表性,剧中人物以小旦、小生、小丑等角色为主,此类民间小戏在民间土地上慢慢生根发芽,而后不断发展壮大。曲剧的地域性特点尤为鲜明,早期曲剧演出剧目通俗易懂且生动活泼,角色平易近人,所演绎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陈年往事,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够参透的故事,关于事物、人物等的评价尺度也都被人们所认可。曲剧表演所表现出的是平常百姓的思想感情,最易与之产生共鸣,孝道、夫妻相处之道、家庭和睦之道等正能量内容比比皆是,抨击和批评不懂得感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嫌贫爱富等不良行为,表达出了社会基层民众的心声。1930 年之后,河南曲剧开始快速发展,从汝州向各地播散开来,无论是江淮大地还是大漠戈壁,无不有曲剧身影,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河南地区的重要剧种之一。关于河南曲剧唱腔,主要是明清以来流行在中原地区的一种俗曲小令。曲剧风格柔和优美,轻快且灵活,抒情又自然,街头巷尾常见有人哼唱。曲剧源于民间,在茶馆、街头、场院等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可演出,此种演出方式拉近了曲剧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再加上诙谐、幽默、讽刺的语言和生动、搞怪、轻松的表演,在场观众无不拍手叫好,演员和观众思想情感互通。曲剧表演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和观众“平起平坐”,与观众同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娱乐性。曲剧“安于浅近”式的艺术定位,使其深深扎根在生长的土地中,扎根在每个老百姓的心中,并且在数十年内快速发展,成为了民众休闲娱乐、自由哼唱的一类剧种,其大众化特点尤为突出。正是由于曲剧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和民众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才让曲剧得以长久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河南曲剧在剧目建设方面取得了傲人成就,大量现代戏创作让曲剧的发展更加缤纷多彩,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曲剧被陆续搬上舞台,这就更加拉近了曲剧和民众之间的距离,其以柔美、优雅、细腻的戏曲唱腔征服了一批又一批观众,同时也促进了曲剧现代戏的发展。二、河南曲剧生存困境分析河南曲剧传统戏中的念白部分,使用的大都是脱离生活原型、高度夸张变形、形式美和韵律美十足的音乐性念白。反观曲剧现代戏,旨在彰显出强烈的时代感,便以百姓生活语言为主。所以,当前曲剧表演中缺少传统曲剧念白的形式美与音乐美元素,曲剧表演艺术家们在追求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过程中,没有吸取曲剧传统戏中的精华,无法实现曲剧现代戏整体艺术的和谐统一,古装曲剧表演“濒临灭绝”。(一)丧失原有风格当前时期,全国各地戏剧演出活动、戏剧大赛等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戏剧艺术逐渐相互交流,这正是河南曲剧发展创新的良好机遇,但是在向京剧、梆子戏以及秦腔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却忽视了河南曲剧本身。河南曲剧自身具备柔软绵长、抒情俏丽等特点,易于呈现喜怒哀乐之情,缺少气势恢宏、庄严大气之感,而在学习其他剧种风格和特色的同时,阳刚之风尚未学到手,也弄丢了之前的质朴、轻柔之感,平民化特色消失殆尽。曲剧剧目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可谓悲喜交加,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些剧团进行曲剧现代戏演出,剧情从婚姻角度入手,剧中角色表演入木三分,情感刻画也十分细腻,包括人物思想、道德评判、所蕴含的哲理等都诠释得很到位。但是故事情节过于含蓄,观众在现场观看演出的时候昏昏欲睡。在观众心中,《小仓娃》、《三子争父》、《风雪配》这些才是真正的曲剧,传统曲剧中的幽默感、火爆感以及抒情性不复存在,抛弃天生所长再去发展,后果可想而知。一门真正的艺术要留住“本色”,要在曾经培育自己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样才能在未来取得蓬勃发展。(二)和群众渐行渐远河南曲剧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走大众化、惠民型的发展路线,但是现在花钱买票看曲剧的人寥寥无几,人们的关注点都挪到了其他地方。从实际角度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并非大众有意疏离曲剧,而是曲剧创作着实伤了老百姓的心,一个不吸引人的剧目自然也就无人问津。近些年,很多曲剧剧团在演出的时候将不属于自己的剧目搬上舞台,以历史剧和情感剧居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但最终演出效果不佳且差评泛滥。我们要知道,河南曲剧是一门大众的艺术,若是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远离了现实生活,那么很快它便会退出历史舞台,今后也不再会被世人所想起。三、河南曲剧如何“求生”(一)剧本创作应建立起一支实力过硬的河南曲剧剧本创作团队,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和兄弟省市剧作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广泛对外征求剧本。若想实现河南曲剧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那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剧本,因为一个好的剧本可以盘活一个剧种,能够挽回大量观众,也会培育出人们都喜爱的优秀艺术家。所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创作出极具时代气息、雅俗共赏、满足大众观赏口味的优秀剧本。(二)机构发展河南曲剧曲牌达300 多个,这也是河南曲剧的优势所在,要以潘永长、方可杰等业界翘楚为榜样,多创建一些像河南曲剧音乐创作工作室这样的机构,实现以老带新,对曲剧唱腔、曲剧配器进行创新,全面打造专业化河南曲剧机构,之后在此基础上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曲剧创作人才及表演人才。(三)保持“本色”在创作期间,一定要最大限度彰显出曲剧的音乐特点。《游乡》和《掩护》等现代曲剧作品在上世纪50 年代风靡一时,各地区艺术院团都前来观摩学习,这两部作品中姚三元挑担的配乐和划船的配乐曾多次被兄弟剧种原封不动地使用。还有曲剧《风雪配》、《五福临门》中的装箱音乐和喂鸡鸭音乐等,都拥有着十分浓郁的地域风情,并且和剧中演员所饰角色融为一体,取得了极佳的演出效果,民众反响热烈。所以在曲剧创作的过程中,要基于传统曲剧去创新,不单单要让老观众接受,还要让新一代的年轻人认可,唯有兼顾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音乐元素,才能扩大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和喜欢曲剧这门艺术。(四)人才培育我们需要处理好当前河南曲剧队伍中演职员文化素质不达标的问题,要增强后备力量,为未来河南曲剧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需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全国各大艺术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以“送出去、请进来”为基本原则,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实践机会,培养广大曲剧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与修养,铭记老一辈艺术家的辛劳和努力,传承他们的经验与知识,培养一批新时期素养高、实力硬的曲剧艺术人才,让他们为河南曲剧的发展贡献力量,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有所作为。(五)政府支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资金支持,那么曲剧发展就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不仅要极力争取政府资金支持,还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注入,协调企业和曲剧剧团之间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建立曲剧发展基金会,多角度、全方位地拓宽资金渠道,从而实现河南曲剧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四、结束语综上所述,河南曲剧是实打实的民间艺术,若想推动河南曲剧的长久发展,保护好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曲剧发展之困境,寻求绝佳生存之道,要做到创新剧本、建立相关机构、不遗失曲剧自身特色、加强人才建设、获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等,多方发力才能让曲剧这朵艺术奇葩骄傲绽放,才能经久不衰。参考文献:[1]楚小利.“非遗”视野下河南曲剧的渊源与现状调查[J].中国戏剧,2019,(6):88-90.[2]苏景涛.老瓶装新酒 杨柳翻新枝——河南曲剧<赵氏孤儿>的复排构想[J].祖国,2019,(2):84.[3]纪俊娟,马紫晨.剧种生存发展之道:守住个性——河南曲剧诞生80 年回顾[J].四川戏剧,2007,(3):74-75.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qikandaodu/2021/0122/620.html



上一篇:高平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下一篇: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研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投稿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版面费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论文发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