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常州城市形象的影像书写(7)

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②唐文竹:《我市推出全新形象宣传片〈你好,常州〉》,《常州日报》,2016年3月2日,第A01版。 ③《This is常州!这段9分钟的宣传片,让常州震撼了整个

②唐文竹:《我市推出全新形象宣传片〈你好,常州〉》,《常州日报》,2016年3月2日,第A01版。

③《This is常州!这段9分钟的宣传片,让常州震撼了整个世界!》,

④刘懿:《常州人在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过程中辉煌成就的见证开创地级市自制纪录片在央视播出之最》,《常州晚报》,2017年11月14日,第A02版。

⑤马奔:《常州微电影三部曲央视播出诠释“家文化”引共鸣》,

⑥何嫄:《常州的宝库——我市名人故居和纪念馆保护利用纪事》,《常州日报》,2011年11月5日,第A01版。

⑦丁俊杰看城市:《影像城市盘点2017年,那些走出“中国式宣传片”怪圈的城市宣传片们》,

[1]贾雪倩,李艳平.电影中的城市镜像:兼论城市形象的植入式传播[J].电影评介,2016(12):85-87.

[2]孟敏.影像文本中的济南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孟翀,张峥.微电影中城市形象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J].当代电视,2016(11):99-100.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作为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对该城市的外在形象的评价以及内在文化评估的考量。城市形象传播的途径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现如今,以影像、声音、文字等为构成元素,通过媒介影像文本进行传播是较为常见也较为直观便捷的方式。近些年,常州利用各类新旧媒体平台,通过宣传片、纪录片、影视剧等媒介影像文本,使大众能一览常州的地理风貌、景观物产,了解常州的历史文化、名人雅士,熟悉常州的世俗人情、市民精神……这些媒介影像有些反映的是城市的日常,有些则来自城市的历史记忆,既有对这座城市的体验和理解,也有对这座城市的再现与想象,它们记录着城市的成长,诠释着城市的文化,反映着城市的精神。城市的影像书写与城市的现实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们对常州城市的全部光影印象,也使大众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理解与认识。一、常州城市的影像文本综述(一)常州城市形象宣传片城市宣传片可以看作一个城市的广告,它通常选取最为典型的城市符号,展现城市政治、经济、城市建设、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特色,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影音震撼力来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阐释和输出城市精神。2010年,《中国常州·常乐之州》首次登陆中央电视台,这部时长只有10秒钟的城市宣传片以常州科教城、环球恐龙城和春秋古淹城为主要画面,内容、手法都相当简单。2012年,常州城市形象片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作品以乱针绣、金坛刻纸、留青竹刻等特色民间工艺为展示主体,以天目湖、南山竹海、篦箕巷等市内自然风光、历史街区为主要场景,充分展示了常州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生态文明的锦绣蓝图。时任常州市委书记的阎立说:“常州城市形象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既是我市聚焦全球目光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①2013年,常州推出城市旅游形象片《常州常州,常来走走》,该片分为古韵常州、动感常州、山水常州、休闲常州和夜常州5个部分,配合“常州常州·常来走走”的旅游宣传语,在常州古典韵味与现代特色的景致中,穿插了宫梳名篦、留青竹刻、乱针绣等特色民间工艺,天宁寺梵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目湖砂锅鱼头等特产美食。2016年3月,由常州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的城市形象宣传片《你好·常州》正式对外发布。宣传片“围绕‘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主题,分为‘江、河、湖、海’四个篇章,以代表产业经济发展的长江经济带、代表文化民生乡愁的大运河、代表生态环境之美的静美太湖、代表上善若水开放包容的溪流汇海四个意象”,分别展现了常州“‘强、富、美、高’的新形象”②。在拍摄手法上,《你好·常州》邀请了百余名群众演员出演,“以个人的情感和体验,表达城市的发展情怀”,时代感扑面而来。2017年,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出品的城市宣传片《This is常州》在常州2017科技经贸洽谈会开幕式首映。宣传片通过一位到常州探访的美国纪录片制片人的体验视角,采用蒙太奇手法,“问道常州制造,漫步山水城林,徜徉半山书海,体验东方奥兰多的热闹,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美,品味舌尖上的常州美食,发现国际化的常州”③。这些不同时期的常州城市形象宣传片虽各有侧重,但都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文等做了全方位陈述,对城市的主要景观做了游历性扫描,展现了城市的优势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展示了常州的城市优势。(二)常州城市纪实片“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用这样的话语来阐述纪录片对刻画时代精神、保存群体记忆的功用。城市纪录片呈现的是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它在记录城市生活、保存城市记忆、宣扬城市精神的同时,联结着市民的情感,塑造着城市的形象。近年,有关常州城市文化的纪录片内容以城市名人纪录片、城市风情纪录片以及城市人物纪录片居多。1.城市名人纪录片“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常州历来是个人文荟萃之地,有关常州名人的纪录片颇丰。至2017年年底,常州名人系列纪录片已在央视播出12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地级市自制纪录片在央视播出之最”④。这些纪录片,有的刻画了常州名人的群像。如,《辛亥革命中的常州人》(2012)讲述了赵凤昌、吴殿英、庄蕴宽、盛宣怀、吴稚英等一批常州人在风云际会的时代里的选择和奋斗的历程,艺术地展现了常州辛亥英杰博大的爱国主义情怀、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孟河医派》(2015)则围绕费伯雄、费绳甫、马培之、巢崇山、巢渭芳、丁甘仁等代表人物,展现了这个崛起于常州,有着“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美誉的医派的名家风采和文化内涵。在刻画群像的名人纪录片中,备受赞誉的是纪录片《青果巷记忆》(2015)和《青果巷印象》(2016)。两片都以常州的文化符号和精神高地青果巷为切入点,分别讲述了唐荆川、赵元任、盛宣怀、李伯元、董康、张志让、杨守玉、瞿秋白、刘国钧等从青果巷走出来的名人大家的故事,揭秘了这条“江南第一巷”的文脉奇观。此外,以不同时期活跃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不同领域的常州城市的标志性人物为主人公的纪录片也都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如:《盛宣怀》(2010)、《史良》(2013)、《华罗庚》(2014)、《百岁学人周有光》(2014)、《李公朴》(2016)、《百年巨匠——刘海粟》(2016)、《织梦江南——纺织巨子刘国钧》(2017)、《王诤将军传奇》(2017)等。其中反映“常州三杰”的纪录片是常州名人纪录片的重点。世纪之交,文献片《瞿秋白》就曾获“五个一工程”奖。之后,反映“常州三杰”革命业绩的文献片《永远的青年》(2009)、回顾恽代英人生历程的纪录片《永远的恽代英》(2017)等也反响良好。这些不同领域的名人各以彪炳史册的业绩,成为近现代常州城市的标志性人物,为常州文化增添了璀璨而又厚重的一页。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贡献,生动,真实,有感染力,同时,这也是对常州城市的有力宣传,是常州城市文化的有效传播方式。2.城市风情纪录片今天城市里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明天城市的历史。利用最生动、最逼真的纪录片影像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景、物、人、事记录下来,对城市、对未来都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正如今天我们回首《话说运河》(第十二集《常州的气魄》,1986)中的常州,看到的是一个“铁路、公路和运河三线并肩行进”“运河两岸烟囱林立、厂房如织”的常州。当年鲜活的城市生活在今天已然成为城市文化记忆的一部分,而今天镜头下的生活点滴,若干年以后也会成为城市的宝贵记忆。2012年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推出了特别节目《沿海行》,其中第34集《非常常州》(2012)、第35集《创意常州》(2012)给观众展示了一个极具文化氛围的常州城。节目中,常州城市的自然历史景观(京杭大运河、篦箕巷、双桂坊、天目湖、淹城等)、新景观(BRT、嬉戏谷、恐龙园、春秋乐园、常州大学城等)、代表性民间工艺和特产(宫梳名篦、乱针绣、留青竹刻、网油卷、天目湖砂锅鱼头等)一一呈现,节目还穿插叙述了常州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传承故事以及创意理念下城市里的创意工作、创意生活,将常州古老与创新结合的城市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常州其他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在纪录片中也有呈现,比如天宁寺(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龙城常州·天宁禅寺》,2014)、运河五号(CCTV4《走遍中国》4集系列片《重生》第2集《新生的运河五号》,2018)等。在展示城市文化方面,呈现常州传统手工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片子也为数不少。央视大型纪录片《传承》(2015)中,常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而系列专题片《传播·传承》(2017)则记录了常州各种民间工艺及其传承人的故事,民间刻纸艺术、江南八宝菜粥制作技艺、三井抖空竹、踩高跷、汤氏铜刻、魏村麦秆画……记录下的都是最能代表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独特性格的内容。3.城市人物纪录片当然,城市中最生动、最鲜活和最具感染力的总是人的故事,通过影像中丰富的个性化故事,我们可以触摸常州城市的心跳,探寻常州城市的文化精神。影像中有优秀社区好干部:纪录片《许巧珍的一天》(2015)展现的是这位全国最年长的“小巷总理”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片段。影像中有知名的“网红”警察:《常州民警“阿汤哥”》(2015)、《美女警花的漫画人生》(2018)的主人公分别是常州“网红”民警汤彦杰和徐叶,他们用搞笑、手绘动漫等轻松幽默视频宣传防骗、防拐知识,风靡全网。影像中有优秀的工艺大师:《一刻倾情》(2017)讲述了中国留青竹刻泰斗白士风和他的儿子白坚仁之间的传承故事。《象牙上的舞蹈》(2013)则讲述了常州象牙浅刻省级非遗传承人倪久晋身残志坚、坚持艺术追求的故事。影像中有尚德的志愿者们:在《平凡之路》(2018)中,最美志愿者——身残志坚的陈志平以残助残,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了家门。《我们的后半生》(2017)中的张源新、张玉华夫妻,在爱子离世后的10年里,毅然接过儿子的志愿服务工作,用自己最真诚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常州“最美家庭”。影像中还有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点钞王》(2018)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农行员工王东云、《天衣无缝》(2017)中的织补师许惠东、《扎心了老铁》(2017)中的美女纹身师陈星宇,还有《我的弟兄们》(2017)中因开了“军事化”花店而走红全网的17名退伍军人……他们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也热爱这座他们生活的城市。影像中还有生活在常州的外国人: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配套系列片《中国符号·乐享中国》中的《扎根中国民间文化的洋作家》(2018),讲述了美国作家Theresa Boersma在常州工作、生活的故事,她创办网站、微信公众号,众筹图书馆,利用双语自媒体为常州义务宣传。这个作品还上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官网首页。此外,常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常州新闻》《新闻夜班车》、都市频道的《社会写真》《都市新闻坊》等栏目还开设《德耀龙城》《我们的节日》《品味传统文化、涵养核心价值》等专栏,也都以纪实的方式讲述了常州人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文化传承故事。常州城市人物纪录片里这些最美常州人讲述的都是中国故事中精彩的常州故事,在这些纪录片里,我们看见中国,看见常州。(三)以城市为背景的影视剧影视具有极强的传播力,利用影视剧进行城市形象宣传,最大的优点在于城市与影视故事是合二为一、水乳交融的。影视剧的拍摄地点可以清晰地反映城市的地域特色,片中所呈现的良好的城市风貌和内涵,可以引起大众对城市的联想和想象,可以激发大众对城市的亲近感,甚至可以积淀成为人们对城市的共同的文化记忆。1.城市电视剧在以常州城市为背景的影视剧中,影响比较大是电视剧《青果巷》(2014)。这部现代都市剧以出生于这条小巷的青果与王庚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穿插了上一辈人的感情恩怨,既展现了常州几十年来的社会生活变迁,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又隐含了在当代城市建设热潮中,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与传承的重大主题。该剧在常州的青果巷、常州博物馆、乱针绣艺术馆、红梅公园、小东门市场等地取景,非常具有常州味道。《青果巷》在央视首播后受到好评,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近几年,还有一些影视剧也在常州取景拍摄,如《家和万事兴》《淘气爷孙》《人民的名义》《猎毒人》等,这些影视剧大多选择了具有常州地方特色的地标性建筑作为拍摄地。虽然大部分影视剧中所采用的是虚构的城市名而非“常州”,但是当熟悉的城市风貌出现在影视剧中时,市民对城市的认同、对城市的自豪感依然油然而生。2.城市微电影城市微电影迎合了当前大众接受信息碎片化的特征,易分享易传播,已成为今天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以常州为背景的微电影中,或高楼林立、繁华市井,或老街深巷、小桥流水,在现代化的城市背景里,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上演人与人的故事,展现市民现实的生态。2014年,常州城市宣传微电影系列三部曲《遥远的她》《梦的立方》《东经120度》在央视播出。作为一个系列,三部微电影分别讲述了与“家”有关的不同故事。“这个系列作品意在打造‘常州动态名片’,凸显常州崇文厚德、务实争先的人文特质。将‘厚德常州’‘文化常州’和‘美丽常州’立意分别注入三个基于社会热点而形成的小故事中,鲜活生动地表现了常州的‘神态’和‘文态’,集中展现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常州和常州人民的精神风貌、文化底蕴和人文精髓,同时,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常州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自强自立的精神追求。”⑤除此以外,常州还拍摄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微电影,如:(1)走上国际电影节的微电影。2015年4月,一部叫《日光之下》的短片入围戛纳电影节正赛单元,作品讲述了一个老人在公交车上摔倒之后,引发的冲突和矛盾。“常州火车站、BRT车站、大运河、青果巷……”,常州籍导演邱阳以他的独特方式把家乡的美景展现在了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2)萌翻全网的网络系列短剧。2017年7月,《民警李建国》系列网络短剧由新浪认证微博“民警李建国”推出,短短3天,播放次数就达1 200多万次,之后,这个喜感满满、演技“逆天”的“警察蜀黍”李建国以及他的同事们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展现了民警在基层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接处警、侦查办案等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策划并拍摄该剧的常州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也被人民网、新华网报道。(3)红色微电影。2015—2016连续两年,常州市社科联、市革命烈士陵园联合推出了《血性常州人》和《为信仰而死的常州人》两部红色微电影作品,展示了战争时期常州儿女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当然,常州还有更多表现普通人故事的微电影:《那一年我们爱过》(2012)讲述了4个来常州闯荡的年轻人,面对生活与事业、爱情与友情进行多重抉择的故事;《暖阳》(2014)讲述了来自西藏在常州创业的扎西顿珠和母亲间的亲情故事;《孤伴》(2015)则讲述了高位截瘫的王德林趴在床上创办常州首个民间志愿者组织的故事;成功捧得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展优秀作品奖的《妈妈》(2018)讲述了“检察官妈妈”真情感化失足少年的故事。这些以常州为背景的故事里有爱情、有亲情、有温情、有大爱,充分显示出了常州城市的温度。在这些作品中,城市是故事的背景,而故事又是城市精神的具体化,常州城市精神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较好地呈现了城市形象的不同侧面。二、影视文本中的常州城市形象在这些与常州城市相关的影视文本中,镶嵌入内的不仅仅有常州城市特有的地理风光、人文历史、世俗风情,还有常州城市的精神内涵,这将有助于丰富大众对城市及城市文化的认知,使人们从不同侧面形成关于常州城市形象的良好印象。(一)常州城市形象之“古韵之城”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2015年6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常州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影视文本中,“古韵之城”这一城市形象特点展现得极为充分。常州“古韵之城”的城市形象一方面形成于影视文本中地域特色的空间展示,较常用的意象有以青果巷、篦箕巷等为代表的特色民居,以大运河、天目湖等为代表的水乡河网,以淹城、天宁寺、明城墙等为代表的文化古迹。这些历史人文景观散布于城市的不同区域,但是在影视文本中,它们却常以集中的方式呈现,将“古韵之城”的外在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常州“古韵之城”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则形成于影视文本中对常州传统文化的展示,独特的民俗民风、传统的工艺技艺、可口的美食、丰饶的物产、动人的传说,这些带有很强地域性的意象组合起来,便构成了形容这个江南水乡古城形象的一个个关键词:古雅、传统、精致、富庶、诗意……古城常州特有的韵味也便自然生成。(二)常州城市形象之“名士之城”名人符号是城市形象宣传中最常用的符号之一,无论是古代名人还是现代名人,一旦他置身于以城市为背景的影像中,他就不仅仅是他个人了,他的存在已成为城市人杰地灵的象征,他在历史、社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会成为城市在历史、社会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象征。常州历来名人众多,名人“数量仅次于苏州、杭州、北京,居全国第4位”⑥。无论是常州人文始祖(纪录片《延陵季子》,2013),还是革命志士;无论是商业巨子,还是杏林高手;无论是艺术大师,还是文化巨匠,在影像中呈现的这些名人及其故事,对塑造和传播常州城市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及美誉度。(三)常州城市形象之“现代之城”常州是一座时尚的“现代之城”,在以常州为背景的影像中,常常使用高楼大厦、饭店酒吧、社区公寓、写字楼、高架桥、BRT等具有现代都市特质的空间及建筑,大学、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等代表现代文化气质的空间,购物中心、步行街、创意街区、主题公园等显示现代消费文化的空间,以此突出城市经济的和谐繁荣,环境的优美现代,生活的方便舒适。旅游、时尚、生态、环境、教育、生活、消费,构成现代时尚生活的所有元素我们在影像中都可以寻见。“现代之城”的另一面则体现在生活于这座时尚之城中的都市现代人身上,在影像中,有充满朝气、步履匆匆的青年,有穿着时尚、笑意盈盈的女郎,有精神矍铄、颐养天年的老人,有埋头钻研、求知若渴的学子,有踏实肯干、勤奋工作的劳动者……一组组不同的镜头,塑造出了这个城市市民的群像,影像中他们成为一种城市符号,激情昂扬,活力四射。(四)常州城市形象之“尚德之城”常人尚德,春秋大贤季札为常州埋下了“尚德守义、崇文重教”的种子,今天的常州人继承了这种“尚德”的传统,并以现代的方式推广开来。在常州城市的影像中,许多作品记录了常州人的厚德善举。大量的影像关注城市的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关注城市的慈善公益行动,关注普通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从这些常州人的精神风貌中能感知到常州“尚德之城”的精神魅力和吸引力。简言之,影像中所呈现的“古韵之城”“名士之城”“现代之城”“尚德之城”背后寓涵的既有常州城市的硬形象,也有常州城市的软形象,影像中的常州,是一座古老与时尚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沉静与激昂共存,具有尚德、和谐、包容、务实、创新特质的城市。三、影像文本中的常州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在利用影视文本进行常州城市形象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是城市形象定位的问题,有些则是城市形象影像传播的问题。比如,目前常州还缺乏对城市形象的核心价值或者说城市精神清晰明确的概括之词,不同时期对常州城市精神的概括缺乏统一性、连续性,这也造成了不同时期的影像在城市精神的表达上有所不同。此外,在常州城市形象的影像传播中,真正重量级、有影响力的作品偏少,无论是传播内容、传播形式还是传播格局,和北京、上海、苏州、杭州、西安等大城市、特色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此外,影像文本中的城市与真实的城市形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影像中的城市好比加了美颜和滤镜,将那些与传播城市良好形象不符的内容或剔除,或美化,从而造成了现实中的城市与影像中的城市有区别和反差,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受众。因此,在影像传播中应该注意更合理地使用一些传播策略,使城市形象的传播更有效、更有力。(一)充分利用地缘文化优势,进行城市形象的影像传播决定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的最主要的要素还是地缘文化优势。地缘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的是地区人文历史发展的特质,也是该地区最为基本的、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内涵。在进行城市形象的影像传播时,要充分挖掘城市的地域性特色,无论是以实体形态存在的建筑、街巷、物产、饮食等,还是以深层次的非实物形态出现的艺术、语言、风俗、价值观念等,不仅仅要让这些地缘优势项目在影像文本中有所表现,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影像文本使之被公众广泛认知和认可。因此,在现实中我们要保护好城市既有的历史古迹、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还要竭力发掘、活化、开发更多城市地缘文化,更要将这种地缘优势与现代思维融会贯通,因为城市形象的传播需要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完成。如目前广泛出现在各类影像中的“运河五号”即是一个成功地发掘、活化、开发常州地缘文化优势的范例,相信未来通过对南港码头、福源米厂、国光厂等的活化、开发,可以形成常州运河工业遗产系列,这些地缘优势项目必然会成为各类影像追逐的热点,因为对影像传播来说,只有根植于城市的历史土壤,结合现代社会的新元素,发掘城市的内在精神与底蕴,才能更有得天独厚的地缘特色,也才能更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二)巧妙寻求多元化植入,进行城市形象的影像传播将城市形象自然植入影像中,可以使城市信息的呈现更加立体、鲜活,同时宣传的方式也显得更加自然、软化,这能使城市信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入观众内心,并不知不觉地使观众受到影响。因此,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寻求多元化的植入方式。表现内容上,可以充分利用视觉元素,即采用能展示城市形象的最直观的元素,如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民风民俗、饮食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表现与塑造城市形象。此外,听觉元素的使用也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有色”且“有声”的影像方能让人记忆犹新。常州方言、戏曲、民歌、童谣、吟诵……这些常州城市独有的语言文化,既能凸显城市特色,也能更加贴近普通市民,使他们增加认同感。以热播剧《都挺好》为例,这部以苏州城市为背景的都市剧中,除了呈现了具有苏州特色的城市建筑、自然风光等视觉元素外,更将“评弹”这一听觉元素巧妙穿插其中,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很值得常州影像作品借鉴。在植入方式上,要根据影像的不同类型区别对待,或隐或显,或集中或分散。为了使内容易于为受众接受,要特别注意镜头语言的使用,如多角度、多景别拍摄,运动镜头和长镜头协同,把握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用好、用准色彩,这些手段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影像效果。当然,城市形象在影像中的多元植入与传播要灵活,它应该与城市形象核心要素的多元化相协调。(三)大胆尝试个性化创新,进行城市形象的影像传播近些年中国城市的同质化倾向十分明显,同样的,城市影像的同质化倾向也很明显。就好比“整齐划一,衣着得体面带微笑的大合影,气势磅礴的新城市或历史古迹的航拍,汗水或泪水划过脸庞的慢镜头,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的孩子们,高架桥上的车流和马路上的行人,以及公园里打太极拳的老人们”是宣传片不可或缺的镜头。但是也有一些城市,大胆进行了一些个性化的创新。比如创新之都上海2017年6月推出了全新的上海形象宣传片《魔都·魔都》的单曲以及MV,作品从流行的“吐槽”入手,先道出了可能让人生气的城市吐槽点,再解释吐槽点背后的真相,最后呈现了城市面貌,“这种非同寻常、极度大胆的手法,颠覆了以往城市宣传片正面严肃的套路,鲜明幽默地展现了上海‘活力之都’‘创新之城’的国际风范和新锐品格,让观众通过宣传片从另一层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上海”⑦。而在MV中,上海话的市井对白、《夜来香》的配乐、《上海滩》中许文强的打扮,以及以东方明珠为代表的地标建筑,让上海味道满满地溢了出来,在充分展现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温暖优雅的生活百态后,道出一句“我爱上海”的真心话,就再自然不过了。所以说,这种切中城市特点,紧跟流行文化所进行的个性化创新思路,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比如,常州素有“东方奥兰多”之称,是否可以借助主题公园文化这一城市新特色,将城市历史文化、自然禀赋、购物娱乐等穿插其中,呈现出融合文化、科技、旅游、音乐等多种元素的常州城市影像,其中强化的新鲜、创意、互动之意相信能成为城市形象影像传播的助力点。(四)合理借助多平台推广,进行城市形象的影像传播目前,各个城市都在充分利用各种平台进行城市形象的推广,城市影像的传播也必须依托各种平台,尤其是新的移动平台,如微博、QQ、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抖音、快手、火山等短视频社区。若能合理利用这些平台的原创、分享功能,对城市形象宣传来说,是个省钱省力的好方法。2018年3月,西安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利用“抖音平台”等新媒体、新技术、新应用来宣传西安,提出要紧紧围绕西安“美城、美食、美景”和高校、科技等重点,运用“抖音平台”策划推出大西安“最美”系列,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2018年4月,西安市旅发委与抖音短视频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基于抖音的全系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推广西安的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扩大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抖音方面联合西安推出“四个一计划”,通过文化城市助推、定制城市主题挑战、抖音达人深度体验、抖音版城市短片对西安进行全方位的包装推广,用短视频向全球传播西安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好城市文化。西安在这方面的示范作用很明显,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利用抖音进行城市形象宣传,非常值得常州学习。2018年10月,中共泰兴市委宣传部主办了“点赞泰兴”全民抖音大赛,要求参赛作品以“一人、一事、一城”体现泰兴特色元素和人文符号,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呈现市民身边的“微感动”。这种活动对城市符号的筛选、城市精神的提炼、城市形象的推广都极为有利。当然,在这方面常州也开始了尝试。2019年1月,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常州日报社、常州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承办的“寻找大运河常州记忆”短视频征集大赛开始,短视频征集要求讲述在常州运河边生活、生产、工作的故事,旅游中感知的运河记忆。这类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积极性、参与性,相信作品一定能呈现常州丰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具有较高辨识度的城市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城市传奇故事,对城市形象传播也定能起到积极作用。综上所述,城市影像已经成为大众解读城市的一种新方式,利用影像进行城市形象的传播的确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若想更好地利用影像创作出优质且深受好评、广泛传播的作品,还需要深入研究影像文本与城市形象传播的关系,了解影像文本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采取合理的影像文本传播策略。在影像文本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越来越被大众接受的今天,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注释:①周国洪、朱雅萍:《常州:昨天起亮相世界十字路口我市形象宣传片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常州日报》,2012年11月29日,第A01版。②唐文竹:《我市推出全新形象宣传片〈你好,常州〉》,《常州日报》,2016年3月2日,第A01版。③《This is常州!这段9分钟的宣传片,让常州震撼了整个世界!》,④刘懿:《常州人在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过程中辉煌成就的见证开创地级市自制纪录片在央视播出之最》,《常州晚报》,2017年11月14日,第A02版。⑤马奔:《常州微电影三部曲央视播出诠释“家文化”引共鸣》,⑥何嫄:《常州的宝库——我市名人故居和纪念馆保护利用纪事》,《常州日报》,2011年11月5日,第A01版。⑦丁俊杰看城市:《影像城市盘点2017年,那些走出“中国式宣传片”怪圈的城市宣传片们》,[参考文献][1]贾雪倩,李艳平.电影中的城市镜像:兼论城市形象的植入式传播[J].电影评介,2016(12):85-87.[2]孟敏.影像文本中的济南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3]孟翀,张峥.微电影中城市形象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J].当代电视,2016(11):99-100.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qikandaodu/2020/0729/416.html



上一篇: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影像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投稿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版面费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论文发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