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川内伦子影像特征之人文意义(3)

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2 纪实性与观念性的表达 纪实与观念并不是泾渭分明,纪实更加偏向于以小见大,而观念则偏向于以浅见深,纪实是展露出的现实,观念则是编织出的现

3.2 纪实性与观念性的表达

纪实与观念并不是泾渭分明,纪实更加偏向于以小见大,而观念则偏向于以浅见深,纪实是展露出的现实,观念则是编织出的现实。因为是编织,因此个人化风格会更浓郁,但不代表其 “现实” 是虚构的。19世纪末的欧美摄影界,曾经兴起过一阵 “画意摄影” ,指的是追逐与模仿绘画意境的摄影,是典型的观念性为主导的摄影。由于当时人们将摄影术看作是绘画的模仿者,摄影界发起不少组织和活动来证明摄影本身的艺术形态,但却使用了错误的表达方法——摄影师们借助繁杂的后期技术将照片刻画为如同绘画一般的表现方式。于是,在佐证摄影也能与绘画一般形成美妙的艺术之时,实质上已经将摄影的本身目的性给摒弃了。

以拍摄真实的世界而闻名遐迩的F64小组与FSA纪实计划是纪实摄影的主要代表,以纪实性为画面主导,他们将镜头对准真实的街道、人像(尤其是直面镜头的那一双双饱含情感的眼睛)、人们的贫穷境况等等。他们认定摄影本身所具有的超脱现实的能力,能够帮助确立摄影本身的意义,以及帮助人们看清世界的真实面目。而随着摄影艺术的发展,纪实与观念在摄影上的表达有融合之势,在谈及纪实摄影的新动向时,顾铮[11]教授谈到,摄影家们在纪实摄影实践中导入自己个人化的观点,没有保持所谓的距离客观性,将 “公开公正” 的纪实摄影化为记录自己的私人纪实摄影, “颠覆了摄影的神圣意味,也彰显着摄影的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川内的摄影便是如此,她所拍摄的生活影像确是着眼于还原世界原貌,但其个人化视角太过明显,尽管她宣称只愿意复制眼前世界,但主观的客观这一拍摄行为就已经饱含意义。在拍摄中所透露的拍摄动机、美感表达都无一不表露出她的个人特色。她借由放大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观察与主张,透过自我的观念意识去表达纪实的意味。

如图4选自川内2016年的摄影集《川が私を受け入れてくれた》。川内的影像选用了大光圈将画面视线聚集在昆虫之上,以手为辅、昆虫为主,内圈锐利外圈柔滑,再加之光线的存在,使得照片整体质感较为浓厚。从色调上而言,川内的画面偏冷调,饱和度与对比度都偏低,画面素净,氛围感远远高于纪实感,可以看出,川内在拍摄时所带入的个人视角意味更为强烈。

川内的影像,是带有作者观念意识的新纪实摄影,引导观者想到的是画面之外的意义。她的作品所传达的不如纪实摄影所传达的那样直接,或许在于她将镜头对准这些微乎其微的景观,但是确有其直面之感,因为她所拍摄的每个当下确实是无法隐秘的。因而川内的摄影能够给予普通人更多启示:即使是在没有宏大叙事的个人生活之中,也一样能够挖掘出有意味的时刻。

4 结语

如上所述,秉持着创作自由的当代摄影家们努力传递着良好的摄影价值。当代摄影的内意是使得大众通过影像获得共鸣,不论共鸣的主体多或少——有点像呼朋引伴的概念。但却不限于此,摄影通过本身的存在希冀大众对于自身以及环境能够产生新的联系与认知;从图像之中窥探生活的真相,专业领域性与美感愈强,与所窥看到的实际生活的距离愈远。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当代摄影对哲思性的追求远远高过于照片美感。

川内的摄影向大众传递了生活的真正观看性, “真正” 是相对于爆炸式增长的数码影像而言的。基于川内摄影美学所传递的信息,也是当代人文环境所需求的不一样的、多方位的文化表达;也借由此而丰富大众审美,增添大众审美视觉的更多渴望性,促进审美发展。川内所展示的日常可塑性,启发大众通过这样的摄影方式去感知和探索生活,引回大众对于生活的仔细凝望。如川内一样,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之中领会生存的意义,从森罗万象之中找寻生命的存在真谛。

[1]徐杰.艺术的沉浸[N].中国摄影报,2019-07-30(8).

[2]顾铮.以图像凶猛介入现实[N].中国摄影报,2013-10-04(2).

[3]文友琪.川内伦子摄影艺术风格研究[J].戏剧之家,2018(19):158.

[4]李雪.摄影艺术的当代性研究[J].美术大观,2018(10):56-57.

[5]巴特.明室:摄影纵横谈[M].赵克非,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50.

[6]徐承.当代艺术批评的归途与人的审美发展[J].美育学刊,2019,10(5):29-33.

[7]单荦,川内伦子,本刊编辑部.川内伦子:静谧中的回响[J].艺术与设计,2017,1(8):52-57.

[8]赵丹.论摄影艺术中的美学内涵与哲学思想[J].艺术百家,2016,32(增刊1):85-88.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qikandaodu/2021/0613/1530.html



上一篇:浅析影像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以天津影像为例
下一篇:婚礼影像叙事内容研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投稿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版面费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论文发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