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媒体时代影像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3)

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新媒体时代运用影像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建议 (一)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 逐渐固化的授课思路,让思政课教师慢慢降低了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

四、新媒体时代运用影像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建议

(一)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

逐渐固化的授课思路,让思政课教师慢慢降低了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局势,需要思政课老师要随时掌握实时新闻信息。新媒体时代产生的影像技术,让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信息越来越丰富。影像是接收外部信息的一种方便快捷方式,思政课想要通过新媒体方式抓取实时热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重视影像及相关资源在思政课上发挥的重要意义,在备课过程中注重挖掘发现跟思政教育相关的影像资料,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堂,以实时新闻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利用思政理论加以分析,加之鲜活的影像资料的展示,相信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思政教育质量。

(二)构建多源思政课平台

新媒体时代的思政课,应继承新媒体的多元、创新等特性,在新媒体基础上组建一个承载思政课影像内容的新媒体平台。可以吸纳来自不同院校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影像素材,也能在平台发布共享文件,供各院系师生随时查阅、下载等。在不断深入挖掘思政课影像资料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案例、主题、思政课分支内容的影像资料进行整理、编辑,有预见性地创新生产针对不同主题或重大历史时期的影像内容,通过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有趣的思政课内容高效快捷地传达至师生,吸引师生共同参与到思政课平台的建设中来。定期开展围绕思政课的新媒体活动,深入学生专业课堂,结合专业课老师的课程思政教育,制作成影像资料进行宣传,不仅拉近了思政课与学生的距离,也让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更深刻。

(三)建立新媒体中运用影像思政课的长效机制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管是新媒体平台建设,还是教师对于新媒体平台的重视,都离不开对每个育人环节的把握。如何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怎么引导学生对社会事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导学生等都关乎新媒体时代思政课的成效,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长效的新媒体思政课机制,确保思政课形成教育闭环,尽量避免盲区的出现。首先,学工是学生开展各项思政教育的组织者,学工对每位学生的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思政课情况、班团建设等进行有模块精细化管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教育影像资料的输入,做到润物无声,育人于无形。其次,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集中备课,针对不同专业课提出有机结合的指导性意见,帮助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期间做到游刃有余地运用思政课理论,也有助思政课教师了解专业课的进展情况,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学校出台关于新媒体思政课平台建设的政策,大力扶持思政课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位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一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 郭晓红,屈卓.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疏解探略[J].高教学刊,2019(15):89-91.

[2] 张靖.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分析[J].创新教育,2019(9):60.

[3] 赵少慧.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9(10):158-160.

[4] 李超.浅析思政教育传统优势与专业课育人深度融合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9(22):44-45.

影像是人对视觉感受的物质再现。影像能被光学设备所记录,如照相机、镜子、摄像机及显微镜等;也可以人为创作,如手工绘画图像等。影像可以记录、保存在纸质媒介、胶片等等对光信号敏感的介质上。随着数字采集技术和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像资料以数字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以各式各样的形式传递着人们所需的信息。本文以北京印刷学院为例,简要介绍新媒体时代影像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一、影像内容在新媒体时代的现状分析(一)新媒体时代发展的现状新媒体时代,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接触世界的方式更加直观和高效,这种直观得益于影像内容的特性在新媒体时代的运用。影像内容通过具有成像功能的设备进行记录,多以图片和视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可以实时地还原和展示事件发生时的情景,仿佛观众就是身处现场。新科技的发展使得手机、IPAD、笔记本等不同媒介具有实时拍摄、多媒体发布和编辑影像内容的功能,让每一个人通过非常便捷的方式就能拍摄到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并迅速发布到互联网,成为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者和参与者,大大提高了接触世界的效率,极大地丰富了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内容。高校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新媒体手段传递出的思政教育内容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手段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新媒体平台的影像内容特点1.内容精炼如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造就了我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例如:“学习强国”“每日英语”等手机APP里的影像内容,利用的是上班步行、等公交、坐高铁等碎片化的阅读时间来每日积累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要求每天的学习量少而精,日积月累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这样一波阅读方式革新浪潮促使提供阅读内容也随之变化。影像内容作为当代媒体平台的主体,改变了以往的长篇大论,瘦身成为只需15秒至1分30秒就能看完的短视频和图片集合,时长越来越短,针对性越来越强。2.时效性强现代科技更新换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4G时代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提高了通讯效率,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即将来临的5G时代,在性能上更加高效、节能、安全,会把我们的信息传播效率提升至另一个新高度,让彼此的距离再次缩短,让影像内容能迅速散布到全球范围。影像设备的性能提升让突发事件被记录下来的概率增加,车载记录仪、VLOG摄像机等都成为记录生活和突发事件的利器,其超长的拍摄时长、广角镜头的运用、小巧的机身上置入了通讯功能让不经意的拍摄迅速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3.互动性强新媒体的兴起,让每个人有能力成为影像内容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自媒体犹如雨后春笋般发芽,一批在网络上发布影像内容赚取点击量的年轻人迅速参与进来,推动了许多新媒体、媒介的崛起,例如“抖音”“火山视频”“西瓜视频”等等。影像内容通过这些媒体平台发布后,观众可以在影像内容留言区以文字的形式留言,表达自己对于影像内容的看法,也可以跟其他观众一起讨论,为自媒体人点赞、打CALL等形式互动,增加了趣味性,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二、新媒体时代思政课遇到的瓶颈(一)学生积极性不高高校学生正处在信息化程度极高的时代,信息量成倍的增长,学生也处在一个对外部事物好奇的年龄段,接受信息的愿望强烈,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高校思政课未能结合当下学生感兴趣的新闻热点进行思政课内容的创新和改进,对于类似高中政治课模式的思政课堂教学难免觉得枯燥乏味,使其对于思政教育理论课的学习失去兴趣。(二)实践教学效果欠佳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激励学生在社会中积极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意识,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危害社会的行为。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充分体现作为一名社会公民的价值,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彰显了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思政课老师在实践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学习态度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双方采取消极的态度应对实践教学。存在部分教师授课形式固化、教学经验少导致的教学方式单一等,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三)新媒体运用较少新媒体的时代下,接收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网络中的新媒体内容,也是当代大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思政课停留在教师课堂讲授的层面上,对于新媒体的即时性、交互性、超时空性等特点利用较少,对于新媒体在思政课学习方式了解不足,挖掘新媒体思政课的素材有限,线上影像内容的幕课形式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学生对于授课的效果反馈缺失,没有形成课程教学全过程的闭环,让思政课的学习内容及过程未能真正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三、影像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一)课程思政中的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提出明确要求,指出高校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立德为根本遵循,以课程为载体拓宽育人范围,增加了思政课堂上的授课面。课程思政并不是代替专业课的全部内容,而是跟专业课有机的融合,找到适合的切入点进行思政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影像作为跟新媒体时代结合最为紧密的课程,能较好的跟当下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相融合。在影像课程授课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拍摄影像作品和挑选主题的过程中、对于主题说明的撰写等环节中,抓住机会开展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学习影像专业的专业知识,也能育人于无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三全育人中的运用2018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②http://?from_id=&type=syn&fromtitle=%E9%80%9A%E4%BF%A1%E5%B7%A5%E7%A8%8B%E4%B8%93%E4%B8%9A&fr=aladdin.“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③https:///reference//c66fbnULLa TMliF-EdOAKw9UzClJYuqddGRNVxBjdKOYsXkvVnkbk-GEWZhmjRW6oLAGu3bjikTxT5I-z-L-wMFnL6lVACCI3qu7eo8V4xUzkyTsD m7yktO9。以高校宣传工作为例,学生参与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育人功能。带领大学生记者团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方面和校级层面的活动拍摄,在拍摄过程中他们需要提前了解活动的相关信息,例如:活动主办方的文化背景、活动举办的背景及作用、活动对于现在处于学习阶段的他们有什么影响等等。不仅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站位,站在国家、北京市、学校的出发点来思考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让他们有了更宽广的视野,了解更多领域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为他们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拍摄、采访、制作学校重要历史人物、优秀教师和学生代表等方面的影像内容,并将其运用新媒体手段发布到微信公众号、微博、腾讯视频等平台上,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榜样的先进事迹,不自觉的就被榜样的力量所感染,激发他们向榜样看齐的动力,争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拍摄活动之后,学生们会自发的以自己为出发点,拍摄自己在活动中影像资料,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出去,以参与者的视角侧面传播,也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一次反馈,形成育人闭环。或是将这些影像资料编辑成小短片、微视频等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宣讲,形成接力传播,层层传递的态势。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深入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三)新媒体时代特性的运用数字化特性,将老旧的影像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增加物理空间的利用率,降低影像资料的丢失和损坏。个性化特性,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用户的数据能够准确跟踪,根据不同学生的喜好推送相关的思政课程影像资料,强化了育人效果也做到实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资源共享特性,数字网络时代打破了各种媒介之间的壁垒,各种媒介之间可以互相共享影像资源。幕课平台的建立更是提供了多元思政课程的影像资料,运用互联网传输,建立网络共享渠道,方便师生随时查阅影像资料,提高育人效率。例如:微信、QQ、云端和网盘等。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为思政课程带来多方位的影像资料,建立方便快捷的学习渠道和反馈机制。四、新媒体时代运用影像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建议(一)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逐渐固化的授课思路,让思政课教师慢慢降低了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局势,需要思政课老师要随时掌握实时新闻信息。新媒体时代产生的影像技术,让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信息越来越丰富。影像是接收外部信息的一种方便快捷方式,思政课想要通过新媒体方式抓取实时热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重视影像及相关资源在思政课上发挥的重要意义,在备课过程中注重挖掘发现跟思政教育相关的影像资料,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堂,以实时新闻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利用思政理论加以分析,加之鲜活的影像资料的展示,相信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思政教育质量。(二)构建多源思政课平台新媒体时代的思政课,应继承新媒体的多元、创新等特性,在新媒体基础上组建一个承载思政课影像内容的新媒体平台。可以吸纳来自不同院校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影像素材,也能在平台发布共享文件,供各院系师生随时查阅、下载等。在不断深入挖掘思政课影像资料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案例、主题、思政课分支内容的影像资料进行整理、编辑,有预见性地创新生产针对不同主题或重大历史时期的影像内容,通过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有趣的思政课内容高效快捷地传达至师生,吸引师生共同参与到思政课平台的建设中来。定期开展围绕思政课的新媒体活动,深入学生专业课堂,结合专业课老师的课程思政教育,制作成影像资料进行宣传,不仅拉近了思政课与学生的距离,也让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更深刻。(三)建立新媒体中运用影像思政课的长效机制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管是新媒体平台建设,还是教师对于新媒体平台的重视,都离不开对每个育人环节的把握。如何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怎么引导学生对社会事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导学生等都关乎新媒体时代思政课的成效,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长效的新媒体思政课机制,确保思政课形成教育闭环,尽量避免盲区的出现。首先,学工是学生开展各项思政教育的组织者,学工对每位学生的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思政课情况、班团建设等进行有模块精细化管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教育影像资料的输入,做到润物无声,育人于无形。其次,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集中备课,针对不同专业课提出有机结合的指导性意见,帮助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期间做到游刃有余地运用思政课理论,也有助思政课教师了解专业课的进展情况,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学校出台关于新媒体思政课平台建设的政策,大力扶持思政课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位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一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参考文献:[1] 郭晓红,屈卓.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疏解探略[J].高教学刊,2019(15):89-91.[2] 张靖.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分析[J].创新教育,2019(9):60.[3] 赵少慧.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9(10):158-160.[4] 李超.浅析思政教育传统优势与专业课育人深度融合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9(22):44-45.

文章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网址: http://www.yxyjyyxyy.cn/qikandaodu/2020/0729/417.html



上一篇:常州城市形象的影像书写
下一篇:档案建设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影像记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投稿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版面费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论文发表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